无障碍浏览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市政府网
W020210205569011238309.png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九台 > 媒体看九台

九台区多措并举助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时间: 2024-07-24 10:39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字体: 打印

  浅夏静美,繁花盛开。从吉林长春出发,沿着长吉北线一路向东,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就坐落在山脚下。

  曾几何时,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村舍凋敝,村路破败,村民生活困苦,是出名的“泥土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马鞍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红色文化相融合,塑造追寻红色印迹的文化体验和教育基地;与历史文化相融合,建造马鞍山村史馆;与现代农业相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

  田瓜采摘基地,技术人员忙着疏果。(李广友 摄)

  如今,马鞍山村以田园综合体为主导,以美丽乡村为环境依托,以游客服务中心为集散枢纽,以“休闲观光、民宿体验、生态农业、康养度假、红色文化”等产品为产业支撑,形成了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出了一个都市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马鞍山村精彩的“蝶变”,是九台区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民宿。(李广友 摄)

  近年来,九台区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头版头条,坚持从需求处入手、问题处着力、矛盾处突破,以制度建设为统领,围绕组织、队伍、村部、管理和集体经济五个方面,系统实施“一建五抓五有”举措,实现“六个提升”,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乡村美因基层党建而美、乡村富因基层组织而富、乡村强因党员干部而强。

  持续健全“1+3”制度体系,提升工作标准。九台区以村党组织工作规则为统领,以村民自治章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干部工作规范等三项制度为支撑,将村干部履职负面清单补充进村干部工作规范,提升村级工作标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制度机制更加健全。

  “三链一核”抓组织,实现党员有“家”,提升引领作用。强化村党组织核心作用,把握市场规律,优化组织设置,在生产链、销售链和服务链上创建党支部,创新“党支部+新型农业”“党支部+电子商务”“党支部+城乡联动”党建品牌,给党员安组织之家,提升党组织引领作用,全区涌现出纪家街道凤财农机合作社、莽卡满族乡谢屯村冬瓜产业园等一批先进生产党支部。

  强化青年干部培养,为乡村振兴加力。(李广友 摄)

  “三位一体”抓队伍,确保干部有“责”,提升能力素质。坚持人才、党员、书记三支队伍一体谋划、一体建设,压实村干部政治、服务、维稳、发展四项责任,实施“边台雁来”“党员先锋”“头雁领航”三项工程,选聘“名誉村长”296人,名誉屯长1387人、乡村发展顾问36人,实行农民党员发展乡镇(街道)党(工)委研判、联系、决议、双向培养等四项措施,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和选人用人的地域限制,统筹整合域内优秀人才资源、本土本乡优秀党员发挥作用,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

  波泥河街道清水村立足“把能人发展成党员,把能人党员发展成为村干部”的工作思路,将在外创业人才单海龙发展成为党员,2010年通过换届选举为村党总支书记,确立“组织强村、人才兴村、产业富村、文化乐村、环境美村”的发展道路,10余年来,累计培养积极分子50名,发展党员15名,选拔后备干部8名,先后培育39名有致富项目党员,打造了一批发展的中坚力量。

  “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景象(李广友 摄)

  “三个统一”抓村部,推动乡村有“样”,提升阵地功能。坚持美丽乡村从美丽村部抓起,持续推进统一打造新地标、融入村史馆、建设实践站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不断提升丰富村级阵地功能,重点打造了土们岭马鞍山村村史馆、龙嘉街道红光村村史馆,通过陈列乡村历史、回顾村情文化的方式守护乡村的根和魂。

  “三治融合”抓管理,引领群众有“梦”,提升幸福指数。紧紧围绕“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目标,深入推进“三治融合”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学习用好“枫桥经验”,发挥乡镇街司法所职能,将全区诉讼调解、仲裁调解、信访调解对接工作延伸到村,充分发挥农村“四长”联动作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引导群众的梦想成为千万个具体的中国梦,通过强化乡村治理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干净人家,美丽庭院。(李广友 摄)

  清水村建立健全“四长四员一站”网格治理体系,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下设8个小分队,由各具特长的农民党员骨干担任分队长,志愿活动包括理论宣讲、文化体育、苗木种植技术等多个方面。开展“以行润德”活动,在“三争”“五看”“七评”和“干净人家”“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文明实践党员先锋星、美丽庭院星、家风传承星、志愿服务星等“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设立“乡贤榜”“好人榜”“文明家庭榜”,建立“农民骨干人才库”“乡贤人物库”,在全村形成重视文明道德、尊重先进典型、崇尚文明新风尚的思想观念和舆论氛围。

  马鞍山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赋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李广友 摄)

  “三创模式”抓项目,做到集体有产,提升带富能力。在常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将探索创新“三块地”改革盈利、资本投入联村促乡带富、村集体置业增值三种模式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围城经济、强村公司等相结合,实现集体增收,带动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村党组织领富带富能力。纪家街道二十家子村借助传统粉条加工优势,积极盘活集体闲置校舍资产,党支部牵头创办“家瑞粉坊”,采用二十家子村古法工艺加工马铃薯粉条,既解决村民马铃薯销路问题,也延伸了基础农业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群众稳步增收的双赢局面,以党建引领谋振兴,以粉条铺就致富路。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九台区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目之所及处处皆有“星光”。(记者 王天武 通讯员 李广友)

  2024.7.20 中国县域经济报

编 辑 : 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