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大河在村口流淌,那是祖先饮马的地方……”7月3日下午,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传来动听的歌声。区委书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洪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王萍正与志愿者合唱新发布的九台区区歌,阵阵歌声唱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好声音”。
“八字工作法”关键是三级书记‘领’,区委书记李洪亮作为第一责任人,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领’字,强化中心统领、示范引领、融合带领,将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等工作统筹起来,全面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中,我区充分发挥区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班子的主导作用,压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链条,全区17个乡镇(街)党(工)委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283个村和15个社区党组织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全体区级领导参与,常态化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通过亲历亲为、率先垂范,“领”出务实好作风。
龙嘉街道党工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林海讲党课
在三级班子“领”的同时,我区强化机制“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走深走实。
创新机制“推”——把实践阵地设在群众家门口。我区通过创新机制,把强化中心放在首位,由区委书记任一把手,从全区各领域选派力量,统筹全区各项资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度开会推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考评、人才、激励等保障机制上创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新动能。区委组织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员;发动各级党员干部作为文明实践志愿者;将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干部选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和党建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出台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激励意见,把干部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和表现作为评优、入党和选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目前,我区已设立566个文明实践点,把实践阵地设在了群众家门口,形成区、乡、村三级贯通,中心、所、站、点(基地)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发了文明实践云平台,实行中心统筹制单、群众按需点单、平台精准派单、志愿团队接单、多元综合评单。同时,我区创新网上文明实践运行机制,创建微信群2456个,将手机变成了群众的文明实践“掌上阵地”。
编 辑 : 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