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省政府网 市政府网
W020210205569011238309.png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九台 > 实力九台

红光村的新生活

时间: 2021-11-02 14:52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字体: 打印
  走进新红光,闻得米饭香。“尝尝,这是饮马河大米,长春水源地的水浇灌的。”负责料理民餐的68岁尹明姬对记者说。
  红光村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北纬44度,世界三大黄金水稻带中国带正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光公社的大米就远近闻名。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建起标准化水稻田,稻田作画,筑起观光台、玻璃廊道。所以2021年吉林省暨长春市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就放在这里。
  红光村青年外出务工,千人村子只剩约300人留守,60岁以上老人占70%。九台地方政府为全村建起公寓楼,小区冠名“新红光”,抱团养老是红光村由此奏出第一乐章。
  脱贫攻坚,一个人也不能落下。在政府支持下,工商资本下乡,建设高标准稻田,并在稻田作画,以观光农业促进脱贫攻坚,这是第二乐章。
  让脱贫户走上致富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红光村党支部领办九台区龙嘉镇红光水稻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奏响第三乐章。5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赵云熙在韩国打工10年,回来后领着乡亲们奔小康。276公顷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财富。
  红光稻田公园,蓝天白云。20台收割机分成两队,齐头并进,白色的收割机,金黄色的稻穗,黑色的土地,在蓝天白云下,绘就出一幅油彩画。“种地机械化了,我们这些老人转向二三产业。村东的大棚种菜,自给自足,剩余外卖。民餐食堂是游客最爱。村民集资150万元办起大米加工厂,主要靠农民自己干。”尹明姬家有6亩地,每年有来自村合作社的6000多元流转费。自己干插秧补苗的活,一天100元。丈夫郑仁守70岁了,帮着村合作社作出纳,管仓库,每月工资2000元。
  “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赵云熙说。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还为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村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统统村里包办。去年吉林省民委将该村评为“特色村寨”。
  2021.10.1
  经济日报客户端

编 辑 : 孙悦